浣溪沙·雪里餐氈例姓蘇
宋代:蘇軾
雪里餐氈例姓蘇,使君載酒為回車。天寒酒色轉(zhuǎn)頭無。
薦士已聞飛鶚表,報恩應不用蛇珠。醉中還許攬桓須。
譯文
身居異地,艱難困苦,雪里餐氈按道理都是姓蘇的人,可幸的是太守徐君猷駕著載滿美酒的車馬前來照顧我,大寒天里臉上的醉容轉(zhuǎn)頭之間就消散了,
酒宴上還聽說朋友已把我向朝廷推薦,如此恩德我無以為報,可惜生活困頓,我作為主人卻沒有佳肴來招待摯友,在沉醉之中面帶愧容。
注釋
會黃州太守徐君猷攜酒來訪,蘇軾就此事寫下五首《浣溪沙》,稱為黃州《浣溪沙五首》以別于徐州《浣溪沙五首》,此詞為其三。
餐氈:后因以“餐氈”謂身居異地,茹苦含辛,而心向朝廷。
例姓蘇:例,按規(guī)定的,照成規(guī)進行的。此處蘇軾將自己與蘇武作對比。
使君:此處指徐君猷。
回車:回轉(zhuǎn)其車。
薦士:推薦有才德的人。
鶚表:推薦人才的表章。
蛇珠:蛇吐之珠。謂賤物。
攬桓須:晉謝安功名盛極時,遭到構陷,見疑于晉孝武帝 。
創(chuàng)作背景:
此詩作于宋神宗元豐四年(1081年)十二月二日,徐君猷攜帶酒到臨皋亭探望蘇軾。蘇軾即景就事,油然生情,遂作此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