試題內(nèi)容:
三、古詩詞鑒賞(10分)
10.閱讀下面這首宋詞,然后回答問題。
訴衷情近
柳永
雨晴氣爽,佇立江樓望處。澄明遠水生光,重疊暮山聳翠。遙認斷橋幽徑,隱隱漁村,向晚孤煙起。
殘陽里。脈脈朱闌靜倚。黯然情緒,未飲先如醉。愁無際。暮云過了,秋光老盡,故人千里。竟日空凝睇。
(1)上闋中“斷橋幽徑,隱隱漁村,向晚孤煙起”渲染了怎樣的氛圍?請簡要概括。(3分)
(2)下闋抒發(fā)了詞人怎樣的情感?(3分)
(3)請賞析這首詞結句的表達效果。(4分)
試題答案:
10.(1)【答案】營造了荒涼、凄清、寂寥的氛圍。評分建議:每點1分,意思對即可。
【命題立意】本題考查考生鑒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的能力,能力層次為D (鑒賞評價)。
【解析】詞的上闋描寫江南水鄉(xiāng)平遠開闊、疏淡優(yōu)美的秋景,雨晴之后,天高氣爽,登江樓遠望,江水“ 澄明”, 遠山蒼翠,詩情畫意。“ 遙認斷橋幽徑”一句,再進一步描繪江上秋晚的景色?!斑b認”兩字用得相當確切,很適合具體的環(huán)境,因為久久地“佇立江樓 ”,眺望中漸漸辨認出較遠的景物形象。斷橋、幽徑、漁村、孤煙,它們在臨近黃昏的江上秋色的背景中構成了秋色平遠的畫面。這幅荒江日暮秋色圖給人以荒寒、凄清、寂寞的感受。
(2)【答案】“秋光已盡”的遲暮之感,久望不見的懷人之悲。評分建議:答對1點得1分,答對兩點得3分。
【命題立意】本題考查考生鑒賞作者的情感的能力,能力層次為D級。
【解析】暮山”、“向晚”、“殘陽”間接或直接地加以強調(diào),突出秋江日暮對游子情緒的景響,即傷別情緒。無際的離愁已使人如未飲先醉了?!叭缱怼北憩F(xiàn)情感的陷溺而不能自拔的狀態(tài),“愁無際”。這是在現(xiàn)實中悲秋所生的遲暮之感與客處異鄉(xiāng)所生的懷人的傷別意緒的混合黯然情緒無法消除,唯有“盡日空凝睇”以寄托對“故人”的思念
(3)【答案】以抒情主人公“凝睇”的神態(tài)描寫作結,情感表達含蓄蘊藉;以定格的人物形象作結,戛然而止,言有盡而意無窮;與開頭“佇立”相呼應,首尾圓合,結構完整;“空”字極富表現(xiàn)力,既有望而不見之意又寫盡了內(nèi)心空落和無奈之感。
評分建議:答對兩點,言之成理得4分;如答借景抒情或以景結情等不得分。
【命題立意】本題考查考生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、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,能力層次為D級。
【解析】本題是考查考生對詩詞語言的鑒賞能力。鑒賞語言,要從句義、煉字、情感、結構等幾方面入手?!氨M日空凝睇” 對抒情主人公神態(tài)描寫(句義),寄托對“故人”的思念(情感),尤其“空”字很傳神,既有望而不見之意又寫盡了內(nèi)心空落和無奈之感(煉字),本句在結尾處,具有首尾呼應,總結全詞,結構完整的作用(結構)。